2006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之十 五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专题
海宁二中 陈志峰
【背景材料】
1,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笊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溊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垊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觊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礊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溊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朊有的高度.
2,
2005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
调,要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会议指出,推进能源资源节约,既是缓解
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R°e WэV [ R RKY—e
0 s XЛS}Y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不断巩
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内容要点】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俊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镊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坊.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释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皊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刊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把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届.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
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
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
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秊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变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
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兊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