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工电子基础课后答案 >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3-08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6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微软用户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自评报告
    学校名称: 湖北工业大学
    专业名称: 电子商务
    专业负责人: 陈志刚
    二○○九年十月二十日
    目 录
    湖北工业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文,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多科性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本科教育办学历程已逾30年.多年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按照"发挥轻工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人才,办出鲜明特色"的办学方针,把握发展机遇,注重内涵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学校,院(系)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全体教师们的辛勤努力,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办学水平达到合格标准.按照《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指标体系》的要求,现就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情况自评报告如下:
    1 专业概况
    电子商务专业是以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市场营销"等专业为依托,发挥工科院校的办学优势和特长而设置的一个专业.该专业2001年开始在普通本科教育中,招收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方向)本科生,2003年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审批,并于2004年正式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为110209W.2009年,开始按照"工商管理"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目前,结合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企业管理",基本上形成了学士——硕士人才培养体系.
    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和经管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单位.电子商务专业隶属于信息管理系,由其具体负责该专业的建设规划,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0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1人;老中青教师比例为1:10:13;硕士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22人.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在校学生149人,其中:2006级36人,2007级42人,2008级33人,2009级38人.
    管理学院建有经管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有管理基础实验室,网络实验室,条码实验室,ERP实验室,创业实践基地等,其中,实验用房850多平方米,创业实践基地800平方米.另外,本专业还共享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室,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大学生语言学习中心和计算机中心等实验室.为更好地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由管理学院建设,信息管理系管理的中国超级发明网和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研发中心主要吸纳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另学院网站的运行和维护也为本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平台.此外,本专业还建有6家校外实习基地,能较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校外实习的需要.
    学校每年预算中含有图书资料专项购置经费,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图书馆面积13,000多平方米,共拥有阅览座位2,000余个,馆藏图书161.34万余册,各类电子图书近180万余册,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纸质藏书近56.21万余册,电子藏书60.76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2.16万余册,电子期刊28.43万余册.另外,管理学院设有面积为160平方米的图书资料室,纸质图书6670册,中外文期刊2718册.我校已接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利用校园网,共享网络资源,直接为本专业教学科研服务.此外,学校图书馆购买了人大复印资料网,维普网,国研网,中国知网等多种电子资源的使用权限.
    本专业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制作并建立了课程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课程教学网站.各种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保证了师生学习,教学与科研资料搜集,研究信息获取的需要.
    本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从事现代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师资结构合理,学科特色鲜明,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为主线,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和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紧紧围绕专业发展目标,建立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适应环境学科发展,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估体系为规范,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定期组织各项教学检查活动,定期开展督导和同行听课以及学生评教活动,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学,深入推进教研和教改活动,不断提高本专业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电工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课后答案  电工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应用电工课后答案  电工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第七版课后答案  电工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学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