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习题 |
1.计算下列跃迁的能量(KJ/mol) (1) 在253nm的紫外光跃迁。(2) 在350mn的紫外光跃迁。 (3) 在550mn的可见光跃迁。(4) 在职1700cm-1的红外光跃迁。 (5) 在3000cm-1的红外光跃迁。 2.列出下列化合物所有的电子跃迁的类型 (1) CH4 (2).CH3Cl (3).H2C=O (4).CH3OH 4.按紫外吸收波长长短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 (1) ⑵.CH3-CH=CH-CH=CH2 CH2=CH-CH=CH2 CH2=CH2 (3).CH3I CH3Br CH3Cl (4) ⑸. 反-1,2-二苯乙烯 顺-1,2-二苯乙烯6.推测具有下列分子式的化合物的结构. ①.在紫外200-300nm区内有强的吸收; ②.在此区域为无吸收:(1)C8H12 (2)C6H8 (3)C4H6O (4)C9H10O 7.图8-32和图8-33分别是乙酸乙酯和1-己烯的红外光谱图,试识别各图的主要吸收峰: 9.化合物E,分子式为C8H6,可使Br/CCl4溶液褪色,用硝酸银氨溶液处理,有白色沉淀生成;E的红外光谱如图8-34所示,E的结构是什么? 10.试解释如下现象:乙醇以及乙二醇四氯化碳溶液的红外光谱在3350 cm-1处都有有一个宽的O-H吸收带,当用CCl4稀释这两种醇溶液时,乙二醇光谱的这个吸收带不变,而乙醇光谱的这个带被在3600 cm-1一个尖峰代替。 12.定出具有下列分子式但仅有一个核磁共振信号的化合物结构式. (1) C5H12 (2)C3H6 (3)C2H6O (4)C3H4 (5)C2H4Br2 (6)C4H6 (7) C8H18 (8)C3H6Br2 13.二甲基环丙烷有三个异构体,分别给出2,3和4个核磁共振信号,试画出这三个异构体的构型式.15.在室温下,环己烷的核磁共振谱只有一个信号,但在-100℃时分裂成两个峰。试解释环己烷在这两种不同温度下的NMR图。 16.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12,图8-35图解-36分别是它的核磁共振普和红外光谱,写出A的结构。 17.推测具有下列分子式及NMR谱的化合物的构造式,并标出各组峰的相对面积。 18.从以下数据,推测化合物的结构? 实验式:C3H6O.NMR: δ=1.2(6H)单峰. δ=2.2(3H)单峰. δ=2.6(2H)单峰. δ=4.0(1H)单峰.IR:在1700cm-1及3400cm-1处有吸收带 19.有1mol丙烷和2molCl2进行游离基氯化反应时,生成氯化混合物,小心分馏得到四种二氯丙烷A、B、C、D,从这四种异构体的核磁共振谱的数据,推定A、B、C、D的结构。 化合物A:(b.p.69OC)δ值8.4(6H)单峰.化合物B:(b.p.82OC) δ=1.2(3H)三重峰,1.9(2H)多重峰,5.8(1H)三重峰.化合物C:(b.p.96OC) δ=1.4(3H)二重峰,3.8(3H)二重峰,4.1(1H)多重峰 化合物D:(b.p.120OC) δ=2.2(2H)五重峰,3.7(4H)三重峰。 20.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8,催化反应后,生成顺-1,2-二甲基环丙烷。 (1)写出的结构式。(2)已知A在890cm-1处没有红外吸收,的可能结构又是什么? (3)A的NMR图在δ值2.2和δ=1.4处有共振信号,强度比为3:1,A的结构如何? (4)在A的质谱中,发现基峰是m/e=67,这个峰是什么离子造成的,如何解释它的光谱? 21.间三甲苯的NMR图δ=2.35(9H)单峰,δ=6.70(3H)单峰,在液态SO2中,用HF和SbF5处理间三甲苯,在NMR图中看到的都是单峰 δ=2.8(6H),δ=2.9(3H),δ=4.6(2H),δ=7.7(2H)这个谱是由什么化合物产生的?标明它们的吸收峰。 22.1,2,3,4-四甲基-3,4-二氯环丁烯(I)的NMR图在δ值1.5和δ值2.6各有一个单峰,当把(I)溶解在SbF5和SO2的混合物中时,溶液的NMR图开始呈现三个峰,δ值2.05(3H),δ值2.20(3H),δ值2.65(6H),但几分钟后,出现一个的谱,只在δ值3.68处有一单峰。 推测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并用反应式表示上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