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大气和废气监测
_____________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熟悉大气污染基本知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掌握如何制订大气污染监测方案;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了解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掌握SO2、NO2等气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掌握TSP、PM10等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了解大气降水、大气污染生物监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掌握污染源监测和标准气体的配制。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本章重点
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大气监测网点的布设;气体体积换算;等速采样;SO2、NO2、TSP、PM10的测定;固定污染源监测;指示植物;标准气体;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本章难点
大气布点方法;等速采样;SO2、NO2、TSP、PM10的测定;固定污染源监测。
△本章教学目录
___ _____________ 6.1概述
______ 6.2大气采样点的布设和采样频率
______ 6.3大气样品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______ 6.4大气采样效率和气体换算
______ 6.5颗粒物的测定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6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7污染源监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8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6.1概述
6.1.1大气及其组成
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其厚度达1000~1400km。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内的气体层(对流层),常称这层气体为空气层。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除含有多种气体元素和化合物外,还有水滴、冰晶、尘埃和花粉等杂质。
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其组成成分最主要的是氮、氧、氩三种气体,占大气总体积的99%,其他气体不足1%(CO2、Ne、He、Kr、Xe、H2、CH4、CO、N2O、O3)。
水汽: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江河、湖泊以及其他潮湿物体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变化较大,按其所占容积,其变化范围在0~4%。一般情况下,空气中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固体杂质:悬浮于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包括烟粒、尘埃、盐粒等,它们的半径一般在10-2~10-8cm,多分布在底层大气中。大气中的固体含量,在陆地上空多于海洋上空,城市多于农村,冬季多于夏季,白天多于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