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 ___ 李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社会阅历的增长以及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偏差,愤世厌学等心理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甚而出现诸如恐怖、焦虑、疑病及神经性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某项调查显示,中职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50%以上,具体表现在个性偏差、厌学、打架、离家出走、离校出走、网瘾、逆反心理严重。也许该项调查有些夸大其词,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信息: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他们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相关研究表明,像在中职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打架、逃学、抽烟、染发等怪异行为,很多情况下,其实并不是简单的纪律性、道德性等问题,而是有着较为复杂的心理因素。身心健康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是非成年人提升生命质量的可靠保障。幸而,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人格尚未完全定型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可塑性,所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异常必要和重要。
本课题研究,意在通过对中职生心理健康偏差现象背后原因的调查分析,梳理出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观因素,借助教育教学理论文献的科学指导,探索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培养中职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进而巩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中职生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1、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因素 。
_ 2、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保持与巩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__ 1、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梳理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因素 。
3、探索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经。
4、如何巩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采用调查法,归纳出梳理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深化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
2、采用文献法,丰富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为课题研究提供明确的前进方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3、采用实验法,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研究方式,理实结合,探索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路径,巩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五、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2011年1月~2011年7月: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形成并上传课题研究方案;
2、2011年7~8月:
阅读《教学工作漫谈》教学篇、育人篇;
3、2011年9~10月:
阅读《教学工作漫谈》修身篇、管理篇;
4、2011年11~12月:
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1~2章;
5、2012年1~2月:
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3~4章;
6、2012年3~4月:
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5~6章;
7、2012年5~6月:
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7~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