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生心理健康 >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9-2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 ___ 李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社会阅历的增长以及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偏差,愤世厌学等心理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甚而出现诸如恐怖、焦虑、疑病及神经性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某项调查显示,中职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50%以上,具体表现在个性偏差、厌学、打架、离家出走、离校出走、网瘾、逆反心理严重。也许该项调查有些夸大其词,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信息: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他们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相关研究表明,像在中职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打架、逃学、抽烟、染发等怪异行为,很多情况下,其实并不是简单的纪律性、道德性等问题,而是有着较为复杂的心理因素。身心健康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是非成年人提升生命质量的可靠保障。幸而,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人格尚未完全定型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可塑性,所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异常必要和重要。

    本课题研究,意在通过对中职生心理健康偏差现象背后原因的调查分析,梳理出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观因素,借助教育教学理论文献的科学指导,探索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培养中职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进而巩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中职生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1、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因素 。

      _ 2、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保持与巩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__ 1、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梳理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因素 。

    3、探索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经。

    4、如何巩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采用调查法,归纳出梳理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深化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

    2、采用文献法,丰富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为课题研究提供明确的前进方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3、采用实验法,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研究方式,理实结合,探索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路径,巩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五、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2011年1月~2011年7月: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形成并上传课题研究方案;

    2、2011年7~8月:

    阅读《教学工作漫谈》教学篇、育人篇;

    3、2011年9~10月:

    阅读《教学工作漫谈》修身篇、管理篇;

    4、2011年11~12月:

    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1~2章;

    5、2012年1~2月:

    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3~4章;

    6、2012年3~4月:

    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5~6章;

    7、2012年5~6月:

    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7~8章;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讲座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