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生心理健康 > 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9-2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构建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绿色通道

    _________ 灵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石念军_

    摘要:身心健康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可靠保障。因此,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__ 心理健康__ 教育通道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他们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当代中职生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社会阅历的增长及以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诸如恐怖、焦虑、疑病及神经性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身心健康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可靠保障。因此,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来自家庭的环境和所处的特定校园环境,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成长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与矛盾。当前,中职生在学习、成长、生活以及择业与求职等方面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自信心

    目前,我国中职生大部分是没有考到满意的学校无可奈何上了职高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往往使中职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同龄人的群体中自惭形秽,做事信心不足,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上他们初中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能力有限,听不懂课,又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因而无心向学,久而久之,感到处处不如别人,便产生自卑心理。

    (2)逆反消极心理强烈

    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相对同龄人看到更多的社会阴暗的一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认为社会、学校,对其约束较多,于是,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我行我素,生活上随意放纵,得过且过。既没有幸福感,也没有成就感,把前途看得一团漆黑。

    (3)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中职生自进入职业学校起,所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有真心的好友宣泄情感,但又怕受到伤害,所以主动性不强,且缺少基本的交往知识的技巧,在实际交往中,存在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

    (4)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较差

    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保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丰富,情绪多变,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容易感情用事,有时凭着一时冲动做出鲁莽的事,缺乏冷静,不能明辨是非;情绪波动大,两极化现象明显,快乐时常兴奋过头,挫折悲伤时常抑郁消沉;不能控制情绪。

    (5)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由于绝大部分中职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兴趣不浓、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精神又无所寄托,其行为由紧张、压抑,无聊转向标新立异,用反常的行为显示自己,违纪违法行为频繁发生。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怪异发型,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通道

    1、抓好入学教育、 明确专业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立足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以宣传资料、画册、座谈等形式介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成果和科任教师的有关情况、 使学生对学校、师资有一个初步了解、 从而产生身在其中的荣耀感 ; 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让学生明确"一年重基础、二年重技能、三年重实践"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达标考核与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对专业学习有个宏观认识。

    其次及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教育。立足于学生失败的曾经、必须面对的现实与即将来临的明天、 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自己当前的家庭背景、经济背景与社会背景、 总结自身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帮助学习充分认识自我、 看到自己现存的优点与劣势 ; 结合当前职校生的就业前景及部分毕业生工作和收入状况,让学生看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消除自卑心理,激发他们专业学习热情,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有了理想与希望,他们便有了前进的动力 ; 只有他们看到前途,"破罐子才不会破摔"。以同学之间通过自我介绍、组织劳动和文体活动等方式增进了解使他们产生团队归属感。同时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彼此交流中尽快适应环境、 心理上有家一般的安全感、 并逐渐树立一种"主人"意识。只有如此、 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 他们才能对周边事物有适度的反应、 防止心理反应失常、 从而矫正不良心理、 促进心理健康。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讲座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