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3 > 刑事诉讼法学教案
  • 刑事诉讼法学教案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12-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5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Billgates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刑事诉讼法学教案 :::..
    第一单元 回避(4学时)
    目的:掌握回避的概念,回避适用的人员和情形,回避的程序.
    组织方式:阅读案例4个,讨论案例4个(3学时),教师小结答疑(1学时),学生完成作业案例4个.
    一,回避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回避制度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该案件诉讼活动的一种诉讼制度.
    回避制度是利益规避原则的体现,其目的在于消除程序不公的因素,保证客观公正地处理案件,防止先入为主和徇私舞弊.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避免司法人员的角色冲突,不至于既是当事人又是裁判者;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职能分离,使刑事诉讼中的控诉,辩护,审判职能由不同的人员承担;有利于保持司法人员的客观公正,消除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思想顾虑,增加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的公正性的信任度,减少不必要的上诉和申诉.
    二,回避的适用人员和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他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上述人员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另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2条,第206条的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二审发回重审的案件以及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有关案件一审或者二审合议庭的全体成员,都属于回避的范围.
    三,回避的程序
    回避的提出:回避的提出,可以是自行回避,也可以是申请回避或指令回避.自行回避是指应当回避的人员在受理案件或者受聘时发现自己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情形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不承担该案的诉讼任务.申请回避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有关人员回避.申请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他们都可以申请回避.公安司法机关有义务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回避.指令回避是指有关人员具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他们回避,而由有决定权的办案机关负责人或组织作出决定,指令有关人员回避.
    回避的决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分别由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法院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院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书记员,鉴定人员和翻译人员的回避,在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长决定,在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
    回避的复议:回避的决定一般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申请回避的合法权利,同时防止当事人无根据地利用这一权利妨碍案件的及时处理,刑事诉讼法赋予了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复议的权利,即他们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时,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原作出驳回回避申请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复议,并将复议的最终结果及时告知申请复议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回避的效力: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在侦查过程中,对鉴定人员,书记员和翻译人员提出回避的,是否停止他们的诉讼活动,适用侦查人员的规定.被决定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鉴定人员,书记员和翻译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决定的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
    ▲ 阅读案例
    案 例 1
    回避的含义;回避的种类;公诉人的回避申请权
    【案情】
    某县法院法官甲担任县人民检察院起诉被告人某乙盗窃一案的审判长.在开庭的时候,他向被告人交代诉讼权利时,被告人问:"什么叫做回避 "他回答:"回避就是你如果认为我水平不高,没有资格担任审判长,就申请换人,不要我担任审判长."被告人回答:"我信得过你的水平,因为我的辩护人都是你推荐的,昨天他会见我的时候还对我说,你办事很爽快,前天他请你吃饭的时候,求你对我网开一面,你很干脆地就答应了.我不申请你回避."
    问:审判长对回避的含义的解释是否正确 法院对审判长的回避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出庭支持公诉的公诉人对审判长的回避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评析】
    (1)审判长的回答是错误的.审判长在交代回避权利时,可以使用通俗的语言,但通俗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之上.虽然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于法官应当如何告知申请回避权利没有规定,但是,从保障回避申请权人的权益的角度出发,法官应该向被告人详细解释回避的含义,条件和程序.解释的语言可以通俗,但不能违背立法原意.本案审判长所解释的回避与立法对回避的规定大相径庭,没有起到告知权利的作用.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  职业道德与法律视频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