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尔·叔本华(ArtharSchopenhauer)在世时,他的哲学整整沉寂 了 30 多年.终于,他像一个从一场长期艰苦的战争中凯旋归来的英雄,顿 时名噪全欧,誉满天下.各国人士络绎不绝地去拜访他;全国的报章杂志不 断地登载他的名字;他的信徒们三番五次地为他画像,雕像,之后当神一般 的供奉在屋中,顶礼膜拜.说来也令人难以置信,这其中竟然还有两位太太 曾去造访过他.这位素来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最后大概是"乐 极"地躺在沙发上瞌然辞世. 近代,有许多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如尼采,瓦格纳,托玛斯·曼 等人,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其中尤以尼采所受的影响 最为突出.这位狂傲不羁的存在主义的先驱者,在回忆购买,阅读《作为意 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的代表作)的情景时,是这样写的: "一个不知名 的鬼灵,悄然地对我说:赶快去把这本书带回去!我一回到家,随后就把我 的宝贝翻阅起来,我屈服在他那强力,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 "他花了 14 天的时间读完了此书,几乎是废寝忘食的沉浸在那本书中了.之后他又说: "我像一般热爱叔本华的读者一样,在读到最初一页时,便恨不得一口气把 它全读完,并且,我一直觉得,我是很热心的注意倾听由他的嘴唇里吐出来 的每一个词句. "因此,尼采在 1874 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就是《教育家 叔本华》 .把叔本华视为教育家,是因为他使一切现代人得以发现"真正的 自我" .叔本华对尼采的影响究竟有多深 我们从尼采致友人 P.托伊生的 信中所述,不难窥其一斑.信中,尼采是这样写的: "你想知道叔本华对我 的帮助吗 我只有这样来回答你:他让我有勇气并自由的面对人生,因为我 的脚发现了结实的地盘. "尼采之所以能面对现实——冷漠,丑恶而充满悲 惨的现实,实在是得之于叔本华的教训,尼采也由此建立了他自己的思想和 哲学的基础. 叔本华的哲学为什么会有这样深远的影响,如此的魅力呢 这首先应 归功于他独树一帜的"意志哲学" ,其次,他那超群的语言才华也功不可没. 叔本华于 1788 年 2 月 22 日生于但泽(即今天波兰的格但斯克) ,父亲 是一个大银行家,母亲是一个颇有才气的女作家.由于父母的性格不合,所 以时常借着娱乐活动来减少相互间的磨擦,旅行就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就 这样,叔本华从小不得不时常随着父母四处出游.据说他的父亲相貌长得令 人不敢恭维,且脾气也很暴躁,而他的母亲则聪明美丽,且富文学才华,外 国语也说得很流利.叔本华自己也曾说过: "我的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我的 智慧则遗传自母亲. "这大概正是他自己特色的写照,如果确定是这样的话, 那么,叔本华在先天就已经播下了"怪癖"和"天才"的种子了. 叔本华 8 岁那年,随父母游历,途经法国,在巴黎近郊滞留了一段时 间,其父为了儿子能彻底学会法文,便把他托付给一位商业上的朋友,自己 则携妻返回到汉堡.叔本华在此处生活,学习了差不多两年.据他自己称, 这是他一生中最最愉快,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欢乐时光.之后,他回到了汉堡 的父母身边,并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进入到一所商业学校读书,以便将来 能继承父业.由于叔本华的父亲是商界名流,母亲又与文艺界人士素有往来,
所以他家中常有名人雅士来往.也许就是因为这种环境,使得叔本华开始嫌 恶商业生活的庸俗和那种市俗味道,心里从此便埋下了做学问的种子,就连 学校里的老师,也从这位小小年纪的人的身上发现出他的哲学天才来.于是, 叔本华的父亲坚信文人多穷的观念,坚持不让其独子弃商从文.直到 1804 年秋,他的父亲去世后.叔本华才在其母亲的应允下,脱离开囚役般的从商 生活,真正踏上了学术研究之路. 叔本华除了本行哲学之外,还兼习医学,物理学,植物学,天文学, 气象学,生理学,法律学,数学,历史,音乐等诸多学术领域,而且行行都 有其独到的见解,且行行他都能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都能现出他独特 的个性来.正如叔本华本人所说: "人类的问题不能单独研究,一定要和世 界的关系连带着研究,……要把小宇宙与大宇宙联系起来看待. "然而,叔 本华的哲学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出版之后,并没有引起他所预想的轰动,一年半的时间内只卖出去了 140 本 书,其余的都报废了,这使得他心灰意冷,非常伤心,于是他变本加厉地攻 击他的哲学对手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之后,他还去柏林大学(即黑格尔 教学的地方)去讲授他的哲学体系,可惜听者寥寥.1831 年 8 月的一场鼠 疫迫使叔本华逃离了柏林,这一沉寂便是 20 个春秋,直到 1851 年,人们在 读到他的最后一部著作《附录和补充》时,才恍然大悟,认为叔本华说出了 他们的心里话,于是,叔本华的形象在他们的心目中一下子高大起来,叔本 华热一下子便席卷了全德的中产阶层.可是,这时候的叔本华已是一个古稀 之年的老人了.1860 年 9 月 21 日,他起床洗完冷水浴之后,像往常一样独 自坐着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一小时之后,当佣人再次进来时,发现他 已经倚靠在沙发的一角,永远睡着了. 归纳,总结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可以由下面几句话来描述:人生即意 欲(或称之为意志)之表现,意志又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又总是去 追求这种无法满足的渊薮. 所以,人生即是一大痛苦.叔本华,这样一位一生不为吃,喝担忧, 奔走挂虑,不为仕途操心的哲学家,却把人生描绘得如此灰暗,把幸福看得 如此一钱不值,着实让人感到惊奇.那么,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呢 叔本华的哲学以及一切细节,都在他的那本代表作: 《作为意志和表象 的世界》里有了充分的说明.尽管此书的出版时间是在 1818 年尾,但是, 这本书的基本概念却早在差不多 4 年前就已经在叔本华的脑海中形成了, 1816 年,叔本华正值 28 岁.可是,纵观他后来写的一切东西,我们不难看 出,都是在证实或解释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的哲学思想,在那 些著作中,这种哲学思想始终没有变动,既没有增加点什么,也没有减少点 什么.到了 70 岁的时候,他心里仍然让 28 岁时的观念全部给占据着,虽然 他在这数十年中,仍然不断地获得新的更多的知识,但都丝毫没有改变过他 内心的一切.那么,他在这本书里是怎样来表达的呢 这就是我们这套丛书 里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将在叔本华的这部代表作里读到叔本华哲学思想的 4 个主要方面,这就是: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体系,反理性 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本文集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叔本华的《悲观论集》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 的世界》一书里,叔本华全心全意的主要关心的对象就是形而上学,而他创 造的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系统并建构一种新的宇宙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