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影,电视的原理和历史 第一节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一,电影的前身 众所周知,现代的电影是 19 世纪末首先在国外创制的.但是,我国劳动 人民在很古以前就有了类似电影的发明.在我国古代流传很久的皮影,可以 说就是现代电影的先导. 据史书记载,我国汉朝就有人使用影术.唐朝,五代也有类似影戏之事. 到了宋代,皮影戏大为盛行.宋人高承写的《事物纪原》里载有:宋仁宗时, "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并且影人有褒贬 之分: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当时的皮影戏主要是演历史故事, 流行于民间.元明两朝皮影戏也很盛行.我国的皮影戏在 13 世纪元朝时,随 着蒙古铁骑军的西征,传到了伊朗,土耳其和西南亚一带,以后又传到法国, 那时叫"中国灯影".叶永烈在他编著的《电影知识》一书中对当时的皮影 戏作过形象的描绘: "皮影戏中的人物用羊皮纸裁剪而成,纸上绘多种颜色, 人物的关节可以活动,用白线系着,这些纸人挂在一块幕后,用灯光照射, 于是纸影就落在白幕上.观众在幕前观看.演出时,人在幕后牵线,使纸人 做种种动作.同时,还有人在幕后奏乐,唱歌,纸人按音乐的节奏而手舞足 蹈." 这种古代的皮影戏与今天的电影剪纸片十分相似:那白幕,相当于电影 银幕;那灯,相当于电影放映机的光源;那活动在幕布上的纸人影,相当于 电影拷贝放映到银幕上的影像;那纸人上的色彩,可以与电影彩色胶片媲美; 那乐器声,歌声,不就是电影的配乐,主题歌,插曲吗 我们比较熟悉的走马灯在我国的出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走马 灯也与电影有些类似.蜡烛类似电影放映机光源;纸人,纸马类似电影胶片 上的影片;灯壳类似银幕. 皮影戏和走马灯传入欧洲后,欧洲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最后发展 成为电影.事实说明,电影虽然不是诞生在中国,但我国劳动人民对电影原 理的认识和实践,已有很长的历史,对后来电影的发明,是有贡献的.这充 分显示了当时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二,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诞生是与照相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1839 年法国画家达克拉经 过多年的研究,解决了显影,定影等技术难题后,发明了照相术.照相术的 发明,为初期的电影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时达克拉发明的照相术,是要人 们在强光线下一动不动地坐上半个小时,才能拍上一张照片.后来人们经过 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照相材料感光度不断提高.摄影镜头不断改进,曝光时 间越来越短.到 19 世纪 70 年代,拍摄一张照片的曝光时间已缩短到若干分 之一秒.于是才有可能拍摄运动着的物体了.1878 年,美国照相师布里奇用 几架照相机,拍下了一套奔马的连贯动作照片.可以认为,这是用摄影方法 记录运动的开端.这次有意义的连续拍摄的实验,直接促进了摄影机的改进 和革新.因为用 12 架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只能放映一秒钟.这就是促使人们 探索能否用一架连续拍摄的电影摄影机,代替许多架单独的照相机呢!挪威
天文学家约翰逊仿照左轮{被屏蔽的关键词}的原理,制成了"转轮摄影机".1888 年法国 人玛莱在"转轮摄影机"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摸索,研究,改进,终于 制成了第一架电影摄影机——"连续摄影机".这架摄影机,装有一个格子 盘式的快门,由手柄操纵.摇动手柄,使感光纸带间歇运动,从而进行连续 拍摄.由于它采用了有规则地间歇曝光和感光纸带,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摄 影机的主要特点. 随着电影摄影机的发展,电影感光材料也在不断地发展.1877 年,大量 生产赛璐珞后,为电影感光材料提供了大量的物美价廉的材料来源.赛璐珞 片既透明又柔软.于是,人们试着把感光药剂涂在赛璐珞片上,这项试验成 功了,电影胶片的问题解决了. 人们在研究电影摄影机的同时,也在探索电影放映问题.1894 年,美国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制成了放映影片的"电影视镜".这种放映机每次只能一 个人通过装在上面的放大象观看,每"场"电影大约放映半分钟. 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在巴黎展出后,引起了法国正在研制电影放映机 的卢米埃尔兄弟——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的极大兴趣,他 们俩非常仔细地研究了"电影视镜"的结构.他们从缝纫机中得到了启发, 对"电影视镜"进行了重大改进.用抓片爪抓动胶片,用两个扇形瓣圆形盘 遮片装置,巧妙地解决了胶片间歇通过片门的问题;他们在电影胶片后面装 了放映光源——电灯,让光线透过胶片,透镜,射到银幕上,于是就能让很 多人同时看电影了.1895 年 12 月 28 日星期三晚上,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长 普辛路 14 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次正式售票公映电影,放映的影片 有《火车到站》,《婴孩喝汤》等.虽然内容十分简单,却使观众大为惊叹. 这一天被世界电影史确定为电影诞生的日子.至此,开始了无声电影的时代. 自 1895 年电影诞生以来,在短短的百年时间里,有了异常迅猛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片的规格由混乱到统一;由无声到有声;由黑 白到彩色;由单一片种到多种片种. 电影胶片的主要规格,是胶片的宽度.当时,各国电影规格很不一致, 五花八门.为了统一影片规格,1925 年召开了"国际电影与摄影大会",会 议一致通过把爱迪生选定的 35 毫米的影片作为国际标准. 随着电影在教学中 的广泛应用,16 毫米,超 8 毫米的影片后来也相继被定为国际标准. 有声电影是在 1928~1929 年间出现的.早在电影发展的初期,就有人提 出在胶片上录音和还音的设想.但由于受当时电子技术水平的限制,未能得 以实现.在胶片上录,还音是电影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有声影片与无 声影片的区别在于:有声影片在画格的一侧有一条声带.有声影片出现后, 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29~1930 年间,所有主要的电影制片厂均转 产有声影片.于是,曾经被全世界观众普遍接受的无声电影终于完成了它为 时 30 年的使命而被淘汰了. 继有声电影出现后,电影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成就,就是彩色电影的出 现. 早期的许多发明家曾对彩色电影进行过多种试验, 均未成功. 1932~1933 年间,人们仿照彩色印刷的办法,在一台专门的摄影机中,用一个镜头使三 条黑白胶片同时曝光,将景物分别摄成蓝,红,绿三条分离影像,再用此三 条分离底片制成三条浮雕片,并分别染成三原色的补色,即黄,青,品红影 像,最后用机械方法将之叠印在一条空白片上.这种方法生产彩色电影设备 复杂,耗片多.但这在多层彩色胶片未出现前,也是比较先进的方法.
- 英文艺术字体转换器 > 第一章电影
-
第一章电影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9-08-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6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 pdf 文档作者: a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分类: 创建时间: 上次保存者: 修订次数: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段落数: 字节数: 备注: 演示格式: 上次保存时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PDF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根据下面的资料编写宝贝描述
下一篇:编码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英文艺术字体转换器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英文字体转换器 英文字母字体转换器 在线英文字体转换器 字体转换器英文转中文 非主流英文字体转换器 艺术字体转换器 在线艺术字体转换器 签名艺术字体转换器 彩色艺术字体转换器
- 大家在找
-
- · 纺车轮保养
- · 温度高对于清除积碳有什么好处
- · 秘书手册课件
- · 电驴不能搜了
- · http://www.taojindi.com/product/4497558.html
- · 中外新闻传播史
- · cad在线视频教程
- · 安吉莉娜茱莉海底大战
- ·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 · 财务人员精益化管理
- · 变频器的应用论文
- ·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
- · excelsumif用法
- · 学党史颂党恩演讲稿
- · 动物世界老虎杀狼
- · 初中课件免费下载
- · vc6.0中文版下载
- · 万象网管2004无限上网
- · verilog学习
- · 广西玉林养殖网
- · 2009年nba全明星赛
- ·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 · xp华硕笔记本网卡驱动
- · 广东实验技工07计算机班
- · dnf9.0单机游戏下载
- · 2011男生qq网名繁体字
- · 最新国标gb150
- · 1818黄金眼10月19号
- · 诺基亚6700s介绍
- · 一天喝多少牛奶最好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