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及其机制的研究
袁祥光 曾兆雄 梁惠森 阮建波
摘 要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轻, 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 例轻, 对 中度末端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 ( 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 ) !* 例 + 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的表达变化. 组 ) $& 例 + , 结果: 症状缓解 保留灌肠治疗 $ 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并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 ( ,-./0$ ) 率和内镜缓解率氧化苦参碱 ( 柳氮磺胺吡啶组均为 1!2 13 ) !# 4 !* + , 柳氮磺胺吡啶组症状缓解率为 1%2 %3 ) $' 4 $& + , 内 镜缓解率为 *"2 "3 ) $! 4 $& + , 两组内镜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 ) ! 5 " "& + .免疫组化结果示氧化苦参碱与柳氮磺胺吡啶均 .结论: 氧化苦参碱 ( 柳氮磺胺 但两者联合应用对 ,-./0$ 下调作用更明显 ( 5 " "& ) 能降低结肠组织中 ,-./0$ 表达, ! 吡啶局部治疗轻, 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其机制可能与下调 ,-./0$ 表达有关.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苦参碱 柳氮磺胺吡啶 灌肠
由于炎症性肠病病因与发病机制未明,其总体疗 效欠理想,病残率高,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 大.苦参具有清热, 燥湿, 杀虫之功效, 主治热毒下痢, 肠风下血,痔漏等,苦参合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6- + 有很好的疗效 7 $ 8 . 氧化苦参碱( 9:; @AB, ) C/ 是 中药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研究发现它有广泛的 且毒副作用小, 动物实验显示 C/ 能明显减 药理作用, 轻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其机制与下调黏 附分子 ) ,-./0$ + 表达有关 7 ! 8 .目前未见临床应用氧化 苦参碱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 中度 6-, 并与 C/ 联合柳氮磺胺吡啶 ) D.DE + 治疗轻, 单用 D.DE 治疗比较,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资料与方法 ! $2 $ 病例入选标准 按 !""" 年成都会议的诊断标 准 7 % 8 选择轻, 中度活动性 6- 患者 '% 例, 其病变部位 分别是左半结肠 1 例, 乙状结肠 $1 例, 直肠 $& 例.男 女 年龄 !! F #* 岁, 平均 '& 岁.$ 个月内 %" 例, $% 例, 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环孢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合并 有心, 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肝, 甲状腺疾病以及妊 娠或哺乳期的除外.将 '% 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 对照组, . C/ ( D.DE 治疗 ) !* 例 + ; D.DE 治疗 ( 例) $& 两组病人性别, 年龄, 病程, 病变程度及肠外表现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 ! G "2 "& + , 具有可比性. 上 $2 ! 治 疗 方 法 治 疗 组 用 C/( 海 生 化 制 药 厂 ) 每日 #""
光, 曾兆雄, 梁惠森 + , 病理科 ) 阮建波 )
张临床症状自我监测表,自行填写每日大便次数,性 状 ) 黏液血便 + , 腹痛, 腹泻状况.治疗前以及治疗后 % 周行结肠镜检查各 $ 次,同时给予结肠镜检查指数评 分;退镜时在左侧结肠或直肠炎症最明显处取活检黏 膜 % 块.$"3 甲醛固定送检,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 进行黏膜损害程度 片.KL 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学变化, 评分, 参见文献 7 ' 8 的 D.M- 法观察 ,-./0$ 蛋白表达, 方法, 结果分析: 光学显微镜观察, 胞浆和 ) 或 + 胞核染 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评分标准表示如下:每张片随 机取 & 个视野, 在每个视野下评分. 为高倍光镜下阳 = 性细胞数的百分率评分 ) 无阳性细胞, N "; 阳性细胞 = 数 $3 F $"3 , N $; 阳性细胞数 $$3 F &"3 , N !; 阳 = = 阳性细胞数 *$3 F $""3 性细胞数 &$3 F *"3 , N %; = 弱阳 = N ' + . 为阳性细胞染色的强弱评分 ) 阴性 O N "; O 性 O N $;中度阳性 O N !;强阳性 O N % + .两者的乘积 ) = P O + 即为综合评分.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 !""" 年成都 7%8 会议的标准 , 完全缓解: 临床症状消失, 电子结肠镜 复查黏膜正常; 部分缓解: 临床症状减轻, 电子结肠镜 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息肉形成;无效:临床 症状, 肠镜检查无改善. $2 ' 统计学处理 用 DEDD $"2 "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 计学处理,疗效比较用确切概率法及 !! 检验,免疫组 化积分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 结果 !2 $ 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 均有明显缓解, 其各种症状的缓解情况见表 $. 治疗结 束后 $ 周内复查结肠镜,按疗效标准确定病变缓解情 况 ) 表 ! + .治疗组 ! 例无效者血管模糊, 质脆易出血, 病变部位在直肠及左半结肠各 $ 例;对照组 % 例无效 者为乙状结肠病变 $ 例, 左半结肠 ! 例. 症状缓解率和 内镜缓解率治疗组均为 1!2 13 ) !# 4 !* + , 对照组症状 缓解率为 1%2 %3 ) $' 4 $& + , 内镜缓解率为 *"2 "3 ) $! 4 +, 两组内镜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5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