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状结肠病的早期症状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0-10-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 勇,谭瑞明(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湖南 怀化 418000)
    [摘 要] 目的:评价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4周,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肠镜和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分别 统计两组完全缓解,有效例数及有效率,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病例数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 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和益生菌比单用美沙拉嗪治疗临床疗 效好,并有效预防复发.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 制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性疾病.该 病缺乏根治措施,治疗比较困难.有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曾有报道益生菌治疗UC可以缓解症状,美 沙拉嗪是治疗UC的常用药物之一,因此,应用益生菌联合美沙 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理论基础.对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进行 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2000年成都会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制定的UC诊断标准[1],选择住院和门诊的轻,中度UC患者为研 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18~64岁;根据随机对照原 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在性别,年 龄,病情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1 g/次,4次/d,疗程4周 ,
    吉林医学2010年5月第31卷第15期
    . 2229 .
    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1 g/次,4次/d,同时给予贝飞达(含双歧 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0.42 g/次,3次/d,疗程4周.两 组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复查肠镜结果.观察完毕后有效者仍继 续服药巩固治疗,维持量为美沙拉嗪1 g/次,2次/d,贝飞达0.42 g/次,3次/d.随访6月统计复发病例数. 1.3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2000年成都会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 分会制定的疗效标准.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 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肠黏膜 轻度炎性反应或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内镜和病理检查 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 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采用t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基础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Ishikawa[5]在实验中发现轻,中度UC 患者每日服用双歧杆菌酸奶可以减轻其临床症状.Zocco[6]研究提 示乳酸杆菌可以成功维持缓解UC,并能预防UC复发.益生菌贝 飞达是含长型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肠球菌三联活菌的肠溶 胶囊,采用独有的包衣技术完全跨越胃酸屏障到达肠道崩解,释 放活菌,在肠道定植,繁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飞达治 疗,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 高于单用美沙拉嗪组,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 义.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组治疗的6个月复发率低于单用美 沙拉嗪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益生菌治疗UC的主要机制[7]:目前认 为益生菌在肠道中与肠黏膜上皮紧密结合提高内源性防御屏障, 阻止致病菌定植和入侵;与致病菌竞争性粘附上皮细胞,促进上 皮细胞分泌黏液使其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通过释放抗菌物质 有机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抑制肠腔病原体的生长;增强巨噬 细胞对病原菌的吞噬以及非T细胞依耐性IgA的分泌;诱导免疫 耐受及诱导肠固有膜内T淋巴细胞凋亡;增加肠道抗炎细胞因子 的产生. 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期蛋白在炎性反应损伤后数小时迅速 升高,炎性反应修复后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病变程度 正相关,是机体炎性反应反应的一项敏感指标.有许多研究发 现[11]C-反应蛋白对评估UC患者的病情发展有重要价值,与UC的 临床活动程度有明显相关性.C-反应蛋白是检测UC的敏感性指 标,治疗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是评价药物疗效的一个较好参数, 治疗后C-反应蛋白的下降是说明药物对肠道炎性反应有所改善的 一个客观证据.在本实验中治疗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 低,与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降低幅度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的C-反应蛋白水平随访6个月后仍维持较低水平.此结果提示美 沙拉嗪联合益生菌临床治疗有效,远期疗效好. 研究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和贝飞达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 结肠炎,在治疗总有效率,6个月复发率均比单用美沙拉嗪有较 好疗效,有统计学意义,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研究表明联合应 用美沙拉嗪和贝飞达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安全, 有效的,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已状结肠的症状  结肠病的症状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结肠肿瘤的早期症状  结肠腺癌早期症状  结肠点状憩息  降状结肠粘膜充血水肿  结肠点状憩室怎么治疗  结肠粘膜呈线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