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三 土壤的基本性质
- 第一节 土壤孔性
- 一、 土壤孔隙性
- 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是土壤三项重要的物理性质,三者密切相关。三者对土壤的松紧状况均有影响,而土壤松紧状况伸展影响到( 1 )根的发育及植物的生长发育( 2 )影响土壤水分、空气、养分的转化。
- 1 . 土壤孔性
- 土壤孔性包括孔隙的数量、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土壤孔隙的数量用孔隙度或孔隙比表示。
2 .土壤孔度与孔隙比
- 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空隙叫土壤孔隙。土壤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孔度,又称总孔度。它是衡量土壤孔隙的数量指标。
- 土壤孔度( % ) = 孔隙容积 / 土壤容积 X100
- 孔隙比:它是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 。其值为 1 或稍大于 1 为好。
- 土壤孔隙比 = 孔度 / ( 1 — 孔度)
3 .孔隙的分级
- 土壤孔度与孔隙比只能说明土壤 “ 量 ” 的问题,并不能说明土壤孔隙 “ 质 ” 的差别,即使两种土壤孔隙(度)与孔隙比相同,如果大小孔隙的数量分配不同,则它们的保水、透水、通气以及其它性质会有差异,因此,应将孔隙按其大小和作用分为若干级。
- 通常根据孔隙的大小及作用将土壤孔隙分为三级: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和通气孔隙。
土壤孔隙: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及团聚体内部形成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