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华画肖像》
程丛林《1968 年×月×日雪》
程丛林
- 再现了“文革”时期两派红卫兵组织相互对立和武斗的场面。这幅画在场面的处理、色彩所营造的气氛和戏性冲突的安排上都使人想起19 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画家苏里柯夫的作品《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这件作品在当时曾引起极大的轰动,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真实的、批判的现实主义倾向,第一次自由地体现了艺术家本人对历史的判断与描述,代表了“伤痕美术”中“文革”题材创作的一个高峰。
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苏里柯夫的成名之作,场面开阔,极为壮观。它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突破了当时学院派历史画以《圣经》和神话为中心的虚构和表面效果,气势宏伟,人物形象生动,具有历史认识的意义和高度的美学价值。
罗中立《父亲》
罗中立在这幅画中采用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受了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启发,局部放大的手法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把一个饱经沧桑的贫苦农民的巨大头像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
辽宁画家广廷渤
《钢水·汗水》(1979)
罗中立 荒原 油彩
画布罗中立 墙外的猫
罗中立 秋土 油画
画布- 10年前,艺术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祖祖辈辈农民的命运,带有社会反思的意向,他用画为农民呐喊、呼愿。10年后艺术家主要是在真切的留意、咀嚼、回味农业文明所曾拥有的种种宝贵东西,是在欣赏、赞美民风、民俗、民性,从而向当代文明的种种缺失再次敲响了警世之钟。这是中国美术评论家陈孝信评析1990年代罗中立绘画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