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教育,学生们提高了认识,再没有人认为穷就可以偷.我国对贫穷的看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解放后的忆苦思甜活动中,全国上下都对有钱人的为富不仁进行了血泪控诉,这时人们认为穷是光荣的;改革开放以后,先富起来的人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贫穷不再光荣,贫穷逐渐成为愚昧、无能和懒惰的象征.然而,面对贫困生,不少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还是浮于表层,以为纵向的忆苦思甜、横向的与落后地区比较就能让学生刻苦学习,实际上,一些想摆脱贫穷但不肯努力学习的学生已经染上了偷窃的恶习,甚至敲诈勒索同学的财物.如果课文中还有对偷窃行为的同情,这无疑会对学生有负面影响.
在指导学生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强调,我们需要鲁达式的正义感,但不能像他那样以暴力惩处恶人.鲁达所处的时代是乱世,而现在是法治时代.假如我们现在还以暴力对抗暴力,就违反了法纪.正确的引导,增强了我班学生的是非观念、法制观念.当时学校正组织各班学生就"如何看待校园暴力"开展讨论,我班学生每人都写了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看法,都认为校园不该有暴力.2001年4月,有一个来报考我校的考生被几个人打,我班学生见了马上前去劝架,他们不管这几个人之间有什么恩怨,只是认为不该用暴力解决问题,于是毫不犹豫地制止了这一暴力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消除负面影响;还要敢于创新,敢于提出不同于《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并非十全十美,有的甚至会误导学生.
《羚羊木雕》练习二有这样的提问:
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给了"我","我"把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教师教学用书》的答案为:
可以.羚羊有价,情谊无价.只知道珍惜有价的羚羊,不知道珍惜孩子们的感情,重财轻义,只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
有的教师全盘照搬《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讲授此课,结果令学生纷纷批评自己父母的见利忘义,在自己和父母有矛盾时,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父母身上,强调父母不该"伤害孩子的心灵".今天中国的独生子女对心灵的伤痛太过敏感,"我"因为对朋友反悔就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相比之下,对父母的爱却显得有点麻木,无视父亲的感受,把他给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教师教学用书》片面站在孩子一边,这种引导极易助长孩子的任性,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不利于家庭教育.
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上《羚羊木雕》这课时,主要观点就与《教师教学用书》不同,他明确表示:"我"不该把羚羊木雕送给朋友,因为它饱含父亲的深厚情谊,拿它送人就是对父亲的不敬.魏书生强调亲情是人类最值得珍视的感情,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理解父母,并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尊敬父母的活动,许多家长都感到孩子比以前变得更加懂事了.
同一课书,不同的引导会有不同的德育效果,当《教师教学用书》中出现有悖德育原则的内容时,教师要在大胆否定、勇于创新,这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最难能可贵的.
同时,课文有多解性,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课文的部分问题可能对学生有负面影响,这是我们要正视的.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问题,正确引导,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 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盲点
-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盲点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10-1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4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DOC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
下一篇:在作文评语中渗透德育浅探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渗透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小结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论文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 大家在找
-
- · 新型社会养老保险
- · 2011海南高考语文试卷
- · 外科护理论文
- · 发型屋2011年最流行的
- · 芦花荡二菱的心理描写
- · 南阳经济管理学校
- · 苏泊尔5升电压力锅
- · 傻春全集在线观看32
- · 大庆钱柜ktv价格表
- · 北京大学考研
- · 2012年太阳能光伏走势
- · ysx.com
- · 五年制高职教学点
- ·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 变形金刚1高清版
- · 网易给排水
- · tk222.con
- · autocad.2009简体中文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 少年阿.宾小说下载
- · Time,space,theconstruction
- · 邯郸邱县贴吧
- · 电视剧大内群英
- · 华擎主板设置
- · word教案
- · 湖南理工学院网络课堂
- · 电大农村经济管理
- · 工厂用电安全知识
- · 药学考研跨专业
- · 求职简历表格空白样本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