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外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非自动的信息处理认知活动过程。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输人(input)、注意(attention)、分析(analysis)、记忆(memorization)、输出(output)。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大脑对输人信息的处理方式有自下而上(bottom up model) 和自上而下(top down model )两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注重细节特征,是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即由字词解码而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自上而下的模式突出整体结构的识别,强调长时记忆存留的背景知识经验在理解中的作用。这两种方式相互联系,交互作用并同时加工。从而在词法、句法和语篇等不同层面上共同促进了对语言信息的理解(黄小年2006:115)。
三、实验设计与过程
1. 实验目的
___ 通过建立以语块教学为主线的语块教学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新路子,试图扭转一直以来英语教学“投入多,效益少,费时低效”的局面。
2. 实验方法
本实验本着《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采用选材广泛、题材多样的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为主要教材,以CD-ROM,PowerPoint为主要媒体形式,以语块教学为主线,集多种现代教学法的优势为一体,比如:任务教学法,认知结构法,自觉实践法,翻译法等,对英语进行再认识,通过输入、吸收和输出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生辨认、学习、使用和积累语块,达到复习、巩固和扩展、提炼的目的。从而使学生有效掌握并熟练运用语块,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
本实验研究课题组共五名成员,每人施教两个班,每班人数50人,共500名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在每位教师施教的两个班中,一个为实验班,用语块教学法,一个为对照班,用常规教学法。实验期限为两年(四个学期)。实验结束后,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比较。
3. 实验假设
1)语块量比单词量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影响更大。
2)实验班学生的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有很大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幅度较大。
4. 实验过程
__ 根据Lewis和 Hill语块教学的观点和语言信息加工等认知教学理论,我们把教学实验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以《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第三册Unit 3“The Land of the Lock”为例。
1)Before Reading:
在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话题:
(1) What measures do we take to prevent burglaries in our families?
(2) What security problems do we have in our society?
(3) America is the most advanced and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Is there any security problems in America? What measures do they take?
学生分组汇报后老师进行总结。
2)Global Reading:
本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篇章结构。首先让学生回答教科书上课后Text Organization中的问题,然后老师用大屏幕展示问题的答案,并进行适当讲解。The text is
organized in three parts—an opening, a body and a conclusion. 引导学生在opening中找到thesis statement, 并分析作者如何在body 中展开和支持他的论点, 以及得出结论的。这样,学生对整个文章脉络,篇章结构就很清楚了,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3)Detailed Reading:
课文教学主要以语块教学为主线,通过输入、内化和输出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
生辨认、学习、使用语块,从而使学生有效掌握并熟练运用语块,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以下是课文教学的全过程:
(1)辨认语块
要求实验班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获取文章信息, 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标出语块。当然要学生首先弄清楚什么是语块,语块有哪些类型等。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文章上下文和相关背景知识, 以及自身对英语的语言储备,辨认语块。 这种通过注意(attention)、分析(analysis)、记忆((memorization)的辨认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语言知识的建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辨认语块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块意识, 同时也为语块教学的实施铺平了道路。